找到相关内容161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无想与冥想

    不该修行了。 有人说,修,就是节欲。如果修行是这样的话,唯识的五别境就要换换名字了。 有人说,修,就是无想,不动善、不动恶。如果修行是这样的话,那和木头有什么分别呢? 有人说,修,就是冥想,在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4153070.html
  • 抢不走的福报

    如影随形。不该得的福报,怎么都强求不来;是自己的福报,别人也抢不走。查看原文 编辑:清慈 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93381421.html
  • 问:遭受他人辱骂时,我该怎样做?

    苦苦、行苦、坏苦这三苦的煎熬,应该尽力减除他的痛苦而不该再去增加他的痛苦。 这样去观想,我们去修忍辱会容易得多,不会因勉强地忍受而忍出毛病出来。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8/19544388103.html
  • 执著防碍修行

         比丘若流连不该去的地方,不修持正思惟,  放弃戒定慧三学,而还俗去追求欲乐,  则只能羡慕修证的比丘。 (偈 209)   不要贪恋可亲与不可亲的人事物,  怨憎会、爱别离都是痛苦的。 (偈 210)   所以不要爱染,因为爱别离是痛苦的,  没有爱染与憎怨的人,毫无系缚。 (偈 211)   舍卫城里一户人家的独生子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就私自出家。他的父母由于强烈执著...

    达摩难陀法师著

    |出家|修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14033090278.html
  • 说话的艺术

          “说”与“不说”之间,需要极大的智慧与勇气,要学习能适时的说出一句“得体的话”、能及时打住一句“不该说的话”,并且时时提醒自己,说话当厚道,要有口德。                ...都会信受奉行。   孔子曰:“言未及之而言,谓之躁;言及之而不言,谓之隐;未见颜色而言,谓之瞽。”更是告诉我们说话的时机要拿捏好外,也当察言观色;该说话的时候,要说;不该说话之时,当三缄其口。“说”...

    见炳法师

    |沟通|口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0955201541.html
  • 人生的意义(古文今论之一百七十一)

    稿子,题目是《该生的和不该生的,该死的和不该死的》,有些小孩生下以后就被其父母丢弃在大路旁,草地边,从某种意义上说,他们是不该生的,但却生下来了;有些人几代单传,费尽心思想要个孩子,可他们就是没有,这是该生而又不能生的;有些人活着,成天被人诅咒该死,是该死而又没有死的;有些人已经死了,被人一生怀念、记起,是不该死,而又死了的。这种情况是上帝的失误,也是上帝的无奈!该生的不能生,不该生的生了;该死的...

    马庆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81440649.html
  • 不赞不谤有三种

    华智仁波切的教言,对待陌生人,以不赞不谤为稳重。 以上三颂总的来说,就是教人要言语谨慎,不该诽谤的绝不能诽谤,不该赞叹的不能盲目赞叹,不该评论的也不能随意评论。《盘山语录》上说:“修行人大忌说...

    华智仁波切造论 索达吉堪布译颂 益西彭措堪布讲解

    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1336284192.html
  • 不听是非,不传是非

    会听到一些人告诉我:“××人不好!”   我只是随便听听,如果真的听进去了,又依据他的话加以二次诽谤,那不就太没有自己的主见了吗?   所以,我常劝这些讲别人的人:“修行人不该谈论他人是非。”但是...

    慧律法师

    |口业|恶口|妄语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3/214500630.html
  • 言语是意念的反射

    言语。   而在这些负面的言语当中,最常被我们所忽视,但是也最不该被我们所忽视的,就是那些轻视、嘲笑、中伤、挑拨、毁谤的言语。   这些负面的言语,就像是支双向发射的毒箭,一经说出,一端虽射向别人...

    无垢净光

    |因果|口业|三十二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1859224020.html
  • 学佛后谈话时总好板起面孔……

         学佛以后与人谈话总喜欢板起脸孔,一付不可侵犯的样子,甚而说人缺失毫不留情、言语刻薄,喜以“直心是道场”为教训人的口头禅。      须知:道德、戒律是用来约束自己、鞭策自己、提升自我的明灯,而不该是呵斥别人的鞭子。弘法利生,则要恒顺众生,像哄小孩一般,不可随便批评、毁谤,若因此影响别人对佛法的信心,这是有因果的。     “真心是道场”是开悟者,对其弟子当头棒喝、直指性源的手法,...

    诺那·华藏精舍

    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0627044276.html